安徽绩溪:文旅融合赋能 共铸高水平发展

2024-07-31 18:02:49 雕花中式屏风隔断

  央广网宣城6月13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汪秀云 沈媛)安徽绩溪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为抓手,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不断拓展文旅资源优势转化新思路,深入开展文化兴县旅游发展行动,探索出一条文旅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文化是旅游最具魅力的内涵,有了文化的加持,旅游就会满富诗意;有了旅游的赋能,文化便会姿彩璀璨。绩溪县以徽韵文化为魂、田园生活为趣、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践行“文旅+”“+文旅”模式,聚焦“诗与远方”“徽韵乡愁”“市井烟火”“百态千姿”,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让游客们既欣赏到独特别致的田园风光,也感受到质朴醇厚的乡土文化,更体验到美妙难忘的休闲乐趣,沉浸和美乡村,悦享宜居慢游。

  非遗+旅游,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积极做出响应《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发展的通知》精神,绩溪县先试先行,创新开展非遗进景区“菜单式”服务模式,以市场化形式进景区、进乡村、进民宿,探索建立政府、文旅企业、非遗传承人三方合作机制,完成非遗进景区演出32场,市民及游客受众达6万余人。今年春节、五一等假期,国家5A级龙川景区深化“非遗融旅”,推出徽剧沉浸式打卡点,徽墨制作技艺和“澄心堂”宣纸体验式展示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因为非遗展示展演的加持,龙川景区游客平均游览停留时长增加1小时,景区游客接待量高峰期超2019年同期水平,日接待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打造文化地标,积极组织徽墨、徽雕、竹编等9个非遗项目入驻糸巷店铺,建成绩溪糸巷非遗街区。串联推出非遗年俗风情游、非遗传统技艺研学游、非遗徽菜美食体验游3条非遗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建成安徽首个县级数字化非遗馆,打造形成图文影像结合、现实虚拟共建、观看体验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今年1至5月,前来数字化非遗馆开展参观和研学活动人次达2000余人。

  绩溪县全面激活非遗资源,非遗项目贴近生活的活化利用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显温度、更有故事、更具灵魂,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加快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程中努力探索、多元尝试、力创实绩。该县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端午锦袋走进若茵民宿、走进3A级紫园景区,游客可亲身体验锦袋的制作的步骤和生活妙用。在绩溪油菜花文化旅游节、金山时雨茶文化节、绩溪农耕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中融入非遗元素,磡头老鼓、抬花轿、手龙舞、布龙舞等一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展演,乡村旅游内涵生动丰富,旅游市场活力四射,凸显了文气攒足了人气聚合了财气。

  IP+营销,放大文旅融合发展新声量。实施绩旅IP营造工程,持续提升“诗意徽源·和美绩溪”文旅品牌影响力。深度挖掘绩溪特色徽文化,讲好文化故事,开展系列节庆赛事活动,提炼徽菜、徽墨、徽雕、徽剧等绩溪特色文化符号,推动传统老字号、非遗工艺、农土特产等创新开发。加大文创产品研制力度,推出“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的“和”品牌系列新产品,组织徽墨“花鸟图”、“四和图”雕花板、屏风等产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及教育产业博览会,聚力打造“绩溪文创IP”。以田园休闲、红色文化、生态风光、美食寻踪、非遗体验、徽廉绩溪等为主题,推出一批主题精品旅游线月,中国诗歌学会授牌中国龙川云栖谷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中国最美诗空间”,积极打造诗歌与旅游融合的文化品牌。

  加大宣传推介,实施全媒体营销计划。培育本地乡村网红、文旅短视频创作达人,做精独家“绩”忆系列宣传,编印高质量图文宣传品,策划制作精良唯美的文旅宣传短视频。注重新媒体营销,加大与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以及各类OTA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力度,加强与国家、省级媒体、长三角主要媒体合作,将旅游宣传纳入全县对外交往和宣传计划,在招商推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统筹安排旅游宣传活动。策划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系列特色民俗文化节庆活动30余场,吸引长三角周边主要客源地近20万人参与体验。通过“免、减、奖、补、扶”等综合手段,推出“春游江淮请您来”、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等20余项文旅惠民政策。今年5月在上庄镇召开全县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以“诗意徽源和美绩溪”为主题,围绕人文、温度、共鸣三个维度,着力提升产业、服务、人才三个支点,对一段时间以来绩溪文旅发展成果集中展示,推动全县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绩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

  传统+现代,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目前,绩溪县有31个传统村落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该县在保持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前提下,全力打造“一村一主题、村村有创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伏岭镇伏岭村围绕徽菜、徽剧、徽厨、古道等非遗及文物资源,探索“非遗+”融合模式,坚持红色“真味”、山水“风味”、徽剧“韵味”、家风“意味”、徽菜“滋味”“五味”融合,打造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化拼盘”多元业态,激活融合发展“好味道”。家朋乡尚村做靓“摄影小镇”品牌,突出“摄影+”模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发展。尚村因地制宜建立了以乡村旅游为基础,入股分红为支撑,休闲农业发展为依托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116万余元,经营性收益75万元。创新“古民居+旅游”“古祠堂+非遗”等文旅发展新业态,建设仁里“民歌民谣部落”、上庄“非遗院子”;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建成上庄放空山居、丛山三味书屋、仁里思诚书院69号、仁里民宿等高端精品主题民宿。推动主题游产业链延伸,突出特色化,打造爆款产品;突出多元化,打造融合产品;突出康养化,打造宜养宜居产品,高质量开发有质感有韵味有温度的文旅产品,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产业富民、乡村振兴、文化兴县、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仁里水乡体验园作为融合亲水项目与户外休闲的旅游目的地,2023年9月投入运营,在今年“五一”和“六一”成为家庭亲子游和户外爱好者的热门之选,烧烤露营、水上运动、萌宠乐园和海狮表演成为游客和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五一”期间仁里水乡体验园客流量共计约5000人次。

  下一步,“徽州之源自在绩溪”将进一步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强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大高品质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层次地融合,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用新颖的视角解读和开发“徽”字号、诗歌、非遗、国学研学产品,全力建设打造长三角研学旅行示范地。创树“夜经济”品牌,培育一批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空间,打造一批“点亮星空耀眼山城”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安徽绩溪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为抓手,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不断拓展文旅资源优势转化新思路,深入开展文化兴县旅游发展行动,探索出一条文旅软实力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硬实力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