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我们的喜事】李云有:今年最高兴的是省级非遗申报成功

2025-03-05 00:47:57 雕花中式屏风隔断

  这一年,我们的收获丰富多彩,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喜悦与富足的气息。这些收获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丰盈,更体现在精神上的充实。新甘肃客户端通过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和全省各地融媒体中心联动,推出栏目,盘点我们的收获,见证我们的奋斗,展示陇原大地这一年的喜事、乐事、幸福事。

  家住东乡县河滩镇河东村的李云有是远近闻名的木雕大师,从业40年来,他凭借一双巧手和一颗匠心将木雕事业做得风生水起。2024年,对于李云有来说,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李云有自幼喜欢美术、书法等,对木雕艺术特别感兴趣。他16岁开始学艺,随后前往青海热贡拜师深造,多年的匠心雕琢,让他的技艺不断精进,荣誉也不断加身。在他的带领下,30多名木雕人加入到这一行列,实现了就近创业。

  今年,川木雕正式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木雕传承人李云有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这不仅是对川木雕工艺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多年行业耕耘的认可。他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整个木雕行业。因此,他更加坚定了将木雕艺术发扬光大的决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作为一名木雕艺人,将木雕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今年,听到川木雕省级非遗申报成功时,我特别高兴。现在,慢慢的变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我有信心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对行业前景,李云有满怀信心。

  川木雕是东乡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制品有人物、鸟兽、仙佛、植物等,最初主要用来修饰房屋大门,以表示家族的威望和经济情况。跟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东乡川传统木雕工艺受现代工艺和木雕制品的冲击,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再加上其工序复杂,愿意从事木雕行业人慢慢地减少,使得这项技艺濒临失传。

  近年来,东乡县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非遗项目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使得一批非遗项目得到一定效果的保护和传承。2020年,川木雕入选了临夏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更是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随着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川木雕技艺受到慢慢的变多人关注,李云有的精湛技艺也得到普遍认可,今年更是收到来自山西五台山的大订单,这让他喜出望外,也让他看到行业发展的希望。

  如今,在政府的保护和市场的推动下,慢慢的变多人加入到这项事业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木雕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手艺得到广大顾客的认可,近些年大小订单源源不断。明年,我准备招收更多的学员,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李云有充满信心地展望着。(东乡县融媒体中心张佛慈)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