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6月5日,在“6·9”世界档案日到来之际,“档记金陵·竹刻江南”史料展在南京玄武区档案馆开幕。本次专题展共展出10余件由非遗传承人制造的竹刻精品,让观众近距离赏识金陵竹刻“大璞不斫”“寸竹寸金”之美。
金陵竹刻以刀代笔、以竹为纸,传统体裁以花鸟、山水、古代人物、竹扇骨浅刻、金石微刻等为主,制品一般以摆件、桌椅、屏风、扇骨、笔筒、茶具、镇纸、书签等方式出现出来。所以,竹刻著作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品。
“做竹刻,要从上山选竹子开端。”金陵竹刻非遗传承人芮强一边展现自己的著作一边现场操作演示。他正在展现的是留青竹刻,也水上人家用竹子外表的一层青皮雕琢图画,把图画之外的青皮铲去,显露竹肌。时刻长了,竹肌氧化发黄,构成润滑的包浆。
“这都是竹子天然的色彩吗?没有一点颜料吗?”看完展现,观众不由提问。芮强对我们说:“是的。图画是经过竹青和竹肌不一样的色彩来区别的。刚刚雕琢完的著作,其色泽还没那么美观,这样的一个进程需求时刻,得等上三五年。”
展览选取了龙双衡、赵荣、芮强等金陵竹刻非遗传承人多年来创造的竹刻精品,经过发掘与金陵竹刻门户相关的很多史料,展现了这一非遗在今世的维护与开展情况。现场,小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了竹刻的制造进程。
“金陵竹刻”是我国竹刻艺术的两大门户之一,始创于明代中叶。2009年,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在玄武区创建。2012年,玄武区档案馆为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谷正宏建立名人档案,为金陵竹刻的传承开展供给档案支撑。
本次展览由玄武区档案局、档案馆(方志办)主办,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协办,为期三个月,市民可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