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大沙发因门小搬不走毛主席:是先摆好沙发再盖的房子吗?

2023-11-29 20:30:29 中式整装

  在毛主席看来,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客观规律。有些事情,看起来没办法做到,但只要仔细想一想,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1949年,根据中央的安排,毛主席一家离开双清别墅,搬进菊香书屋。之所以让毛主席一家住在菊香书屋,是因为这里的条件更适合毛主席。

  在毛主席搬进来之前,第一个住进菊香书屋的是林伯渠。林伯渠住的房子是菊香书屋的北屋。那时候,因为工作需要,毛主席和周恩来都曾在这里临时休息。毛主席住东屋,周恩来住西屋。

  后来,在中央决定搬到之前,周恩来看过了所有房屋,最后认为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综合条件比较好一些,就和林伯渠一起将房子腾出来,让毛主席一家居住。

  毛主席的书房里,看起来简朴而雅致:木雕屏风和丝绸帷帘显示出一种淡雅的情调。

  在书房里,摆着书架和写字台,覆盖着台布的书桌上,放着一只茶杯和一只放大镜,还有横着堆放在一起的各类书籍。大木板床的一边摆放着一条长凳,长凳上是很厚的一摞书,另一边则是一个精致的痰盂。

  此外,在毛主席的书房里,还摆着一排沙发。在距沙发10英尺高的地方,挂这一盏像街灯一样的大吊灯。

  原本,毛主席书房的沙发不是这种简谱的,而是一个很大的沙发,坐着非常舒服。然而,毛主席却觉得那个大沙发太浪费空间了,便要求将那个大沙发搬到另一个房间里去,换小一些的沙发来。

  然而,在大家抬着大沙发来到门口的时候,却发现门太小,抬着无法出去。于是,大家将大沙发放下,又调整了好几个姿势,想把大沙发搬出去。一连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只好把沙发搬回原位。

  就在大家刚把大沙发摆放好的时候,毛主席走了进来,发现大沙发还在原地,便问在场的李银桥等人:“怎么还没有搬出去?”

  听了毛主席的话,一个卫士回答说:“主席,门太小,出不去。要不干脆就留在屋里吧?”

  毛主席知道,卫士们也不是不想搬,便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在大沙发前默默地走来走去,时而看看沙发,时而看看门。

  就这样来回往复了好一会儿后,毛主席停了下来,看着大家伙儿问:“有件事我始终想不通。你们说说,是盖起这间房子后搬来沙发呢,还是先摆好沙发,再盖起这所房子?”

  听了毛主席的话,卫士们的心里当然是有答案的,谁家建房子也不可能是先摆一个沙发,再围着沙发盖房子。想到此,卫士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听了李银桥的话,原本低着头的卫士们都抬起头,将那个大沙发抬起来,来到门口。这一次,卫士们没有浅尝辄止,而是一边变换方式,一边思考。最终,在卫士们的群策群力下,终于想到了好办法。

  只见卫士们将沙发立起来,先将沙发背挪出去,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将沙发转了一个弯,顺利地将大沙发搬了出去。

  见卫士们找到了将大沙发搬出来的方法,毛主席特别高兴,来到卫士们面前,微笑着说:“怎么样啊,你们有什么感想?”

  想到卫士们还想着自己先前的问题,毛主席笑了。随后,毛主席又说:“我也受到一个启发,有一点感想。”

  看着卫士们期待的表情,毛主席笑着说:“世界上,干什么事都怕认真二字。”紧接着,毛主席又说:“就最讲究认真!”

  不管遇到什么难事,到了毛主席那里,总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并可以及时总结经验,让大家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能有个参考。

  在毛主席看来,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脱离群众。原本,毛主席是不愿意搬进居住的。他觉得,自己住得普通一些,既能节约开支,还可以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因为,不论是在中央苏区,还是在延安,亦或在西柏坡,毛主席都是这样过来的。住在人民群众中间,让他感觉舒服。

  关于这件事情,毛主席在后来想去与一墙之隔的外面走走而未能成行时,叹息道:“把我和群众分隔开不行啊!我见不到群众就憋得发慌。我是的主席,人民的领袖,见不到人民还算什么主席、领袖呢?”

  那时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后,看起来焕然一新。看着大变了模样,北平市市长特别高兴,当即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请毛主席和党中央搬进办公和居住。

  根据安排,毛主席应该搬进丰泽园,住在菊香书屋内。然而,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毛主席却说什么也不肯搬。就这样,几天过去了。

  得知毛主席不肯搬家,特意来到双清别墅劝说,却没能劝动毛主席。毛主席坚定地说:“我不搬!”

  见毛主席如此坚定,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便离开了双清别墅。确定离开后,毛主席看着周恩来说:“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是固执!”

  从毛主席的话语中,周恩来听出了一些执拗气,便笑着对毛主席说:“你还是该听父母官的。”

  看到周恩来和的意见相同,毛主席坚持不搬家,还生气地说:“我偏不听,这是原则问题!”

  为了说服毛主席,周恩来还是劝说道:“主席,剑英坚持你进也是有原因的。你看看,这一个地区连个围墙也没有……”

  这时,毛主席打断了周恩来的话,说:“不谈不谈。”见一时无法说服毛主席,周恩来只好说:“好,不谈就不谈。”

  对于毛主席的顾虑,周恩来是知道的:毛主席是人民领袖,不愿意住进皇帝住过的地方,这也能理解的。然而,这件事情中央已经定了,又不能不继续。

  于是,周恩来便找其他人一起劝说毛主席。很快,周恩来便拉着朱德来到毛主席的房间里。

  在毛主席的房间里,周恩来一脸忧愁地看了看毛主席,又看着朱德说:“老总啊,主席住进去,我们才好高枕无忧啊!”

  对于毛主席的想法,朱德也是理解的。但想到周恩来说的毛主席的安全问题,朱德还是劝毛主席说:“是啊!否则,我们现在就造办公大楼,那也来不及呀!”

  听了朱德要现建造办公大楼的事情,想到建大楼要花掉很多钱,毛主席的心里也不愿意。

  因为毛主席非常节俭,自己做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怎么会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花那么多钱去建造办公大楼呢!如果有这个钱,毛主席一定会花在还在前线战斗的广大指战员身上。

  就这样,按照中央的安排,毛主席最终搬进了丰泽园,居住在菊香书屋里。

  然而,走进菊香书屋一看,里面的摆设也超出了自己的基本需要。因此,毛主席便要求将那些用着过于奢侈的东西搬走,重新布置一下。

  这便发生了搬沙发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毛主席都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教育身边的人。这也充足表现了毛主席的伟人风范,让人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