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一般情况下,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大多会办得比较隆重,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
祝寿,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正常的情况下,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大多会办得比较隆重,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
祝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正常的情况下,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大多会办得比较隆重,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如果活到80岁,就是大家公认的“老寿星”了,祝寿活动会比60岁时更隆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件送给80岁“老寿星”的生日礼物——清代黄花梨乔氏寿屏。
寿屏是祝寿时由亲友定制的送给“老寿星”的礼物。古代,在不少大户人家,寿屏是过寿送礼的标配。这些,从文学作品中能找到多处印证。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及:“九月十九,是干娘五十整寿,我画一堂海满寿屏,共是八幅。”在巴金所著的《家》中也有描述:“他叫四叔写一堂寿屏准备给他的老友冯乐山送去。”
这件年代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黄花梨乔氏寿屏,现陈列于洛阳民俗博物馆寿俗厅。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田国杰介绍,祝寿时,大寿屏一般放在祠堂大厅上,以“八”字形展开,寿宴就在寿屏前摆开,热闹喜庆。
这件寿屏共12扇,每扇宽0.6米,在结构上承袭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的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堪称清代屏风的代表,处处展现出工匠技艺的精湛。
“每扇寿屏的边框上都镶嵌了名贵的玉石、翡翠和螺钿,雕刻手法和镶嵌工艺十分细腻,令人惊叹。”田国杰介绍,寿屏上的图案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八音”钟、磬、埙、鼓、琴、柷、笙、管,“五瑞”璧、璜、珪、琮、璋,“八宝”法螺、犀角、芦笙、宝瓶、古钱、如意、盘长等,以及宝相花、玉龙、蝴蝶等吉祥图案,尽显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