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境内古修建数量很多,被誉为“古修建艺术博物馆”。现在,全市遗存宋至明清时期木结构修建6601余处近20000座,千年左右的宋金时期木结构修建58座,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古建装修精巧绝伦,唐宋彩塑岩画、金元琉璃、明清三雕,无不凝聚着历代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深技艺。
装修在古修建上的木雕,是晋城区域古建装修艺术之精华。其精巧程度可谓巧夺天工,且体裁丰厚,蕴含着深沉的文明内在。忠孝、耕读、廉洁等优秀前史传统文明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表现的酣畅淋漓,使人们在惊叹我国古建力学应用之精巧的一起,也为古人极致的审美和精力寻求所信服。
2008年,经国务院同意,木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之一,木雕具有悠长的前史和一起的艺术魅力,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名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间传统文明的精华和才智。
此次展出的木雕著作均出自山西省保藏家协会三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培虎多年保藏。展览分为“人物体裁”“动物体裁”“花鸟体裁”三个部分。
据介绍,在晋城区域木雕人物类体裁中,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以人物形象为主,如福、禄、寿三星,财神,八仙等,这些神仙形象代表了人们的崇奉和文明传统,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健康等方面的神往;以前史典故或戏剧故事呈现,如二十四孝故事,苏武牧羊,陶渊明爱菊,松下问学等,将忠孝、修身、耕读等融入到著作中,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宣传的是儒家忠孝节义、智勇廉耻,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寻求。
一起,动物形象作为木雕纹饰的体裁也被广泛运用。龙、凤、麒麟、狮、象、马、羊等,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意义。龙在我国民间传统文明中是权势、尊贵、尊荣的标志,又是走运与成功的标志;凤为百鸟之王,代表吉利、美好和昌盛,也被认为是女人美德的标志。龙凤呈祥代表吉利如意,在晋城木雕中常常呈现。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狮子威猛刚烈,向来有辟邪迎瑞、百兽之王的称谓,羊的形象涵义美好、吉利、团圆健康。
此外,晋城古时的士绅商贾对植物花鸟情有独钟,经常被用作装修主题,寄花草于品格抱负和情怀。木雕中常见的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傲霜斗雪。这三种植物在隆冬时节仍可坚持坚强的生命力,是我国民间传统文明中崇高品格的标志;喜鹊有时则和梅花一起呈现,取“喜鹊登梅”之名,以兆好运;菊花为高尚之物,涵义清净、纯粹,传统修建中的门窗、屏风、雕花板等处,往往会呈现菊花图画。而“事事如意”的希望则用满枝柿子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