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家具、摆设、宫殿遗物、漆器、搪瓷器及雕琢品器物中,有150余件做工精巧的各式屏风,它们大多为清宫旧藏,由内务府所制和旧藏,各件屏风原料优秀,做工精深,美轮美奂,融会了许多制造流程与工艺和传统纹饰,为咱们今日了解清宫装修摆设供给了名贵什物资料。
制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漆木质。全高350厘米,宽356厘米,屏头最厚处80厘米。上部雕龙部分长196厘米,宽38厘米,高72厘米。此件屏风制成后,由北京运至盛京皇宫,一向放置于崇政殿内摆设,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清宫文物之一,现为沈阳故宫院藏国家一级品文物。
通体由木雕金漆制成,为立式五扇屏,各扇屏风均分为屏头、插屏、屏座三部分。中心屏风最高,左右各有二屏顺次逐级下降。各扇屏头皆圆雕和透雕龙纹、云纹、火焰纹饰,中心屏头雕琢一条正龙和两条回望行龙,左右四扇屏头均为前奔的行龙。五扇屏心皆满雕云朵纹,下部为海水江崖图画,中扇屏风浮雕两条升龙,两头四扇屏风各浮雕一升龙、一降龙。屏心中心皆为金漆开光,有金漆楷书清圣祖康熙御制集经铭句,中扇屏为“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义”,右侧两扇屏别离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左边两扇屏别离为“岂弟君子,四方为则”“知人则哲,安民则惠”。各屏屏心上下两头均安有两块牙板,浮雕云龙纹、云朵纹等图画。屏心反面亦一一对应雕琢相同的云龙等纹饰。屏风底座分为三组,两头微呈八字形,为须弥座式,上下雕莲瓣纹,中心雕有宝相花、缠枝莲纹图画。
制于清乾隆年间。漆木。高273厘米,宽289厘米。现陈列于沈阳故宫西所迪光殿内。围屏边框均由红剔漆工艺制成,为立式三扇屏。上部为云头形红剔漆屏头,外表满饰云龙纹;中心为开光式黑漆板面,在黑地上竖书白字“御制瑞树歌”,为清高宗弘历东巡盛京时亲撰,周围镶嵌绿松色回纹;屏下部为三开光式,在黑漆地上留白制出松、竹、梅三种植物图画;屏底托亦为红剔漆制成,外表满饰花卉纹及海水江崖纹饰。围屏反面,为黑漆描金制造蝠、磬等图画。
制于清乾隆年间。漆木质。高223厘米,宽235厘米。屏风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六扇插屏,下部为连体底座,插屏边框和底座均由红木雕制。六扇插屏边框做工和纹饰大体相同,上部均为磬形云头形状装修,框身满饰盘长又称吉利结、八宝、螭龙等图画,中心四扇屏心为剔红云龙、海水江崖纹饰,四龙飞升,气势威猛;左右两扇为彩漆描金云龙、海水江崖纹饰,红黑对应,色彩鲜明。屏风底座制成上下渠道式,均透雕蝙蝠纹饰和柱栏,上下渠道外侧雕以仰俯莲叶纹;底座中心为镂空云龙斑纹,依结构制出五处开光,显得灵秀高雅。整个屏风做工极为精密,反映出内府工匠漆木制造的高明水准。
制于清乾隆年间。铜胎掐丝搪瓷、木质。高249厘米,全宽465.5厘米。共由七扇组成,下部为红木底座,座上分插七扇屏风,每扇均为红木框中嵌掐丝搪瓷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上部为鎏金卷草纹地,其上嵌黑色楷字16行,每行5字。四边在蓝地上嵌七珍八宝纹,中心为释迦牟尼佛像。佛螺发,双耳垂肩,面貌吉祥。身着袒右袈裟,手持宝瓶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佛身后为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天空白云朵朵,佛座两头及下部有佛弟子6人。屏风下部红木浮雕福寿花卉。屏背板为浮雕五蝠捧寿纹及缠枝花卉。该件搪瓷屏风体量巨大,做工精密,是清宫原藏品中可贵的屏风类瑰宝。
制于清中晚期。漆、木、绢质。高193厘米,宽89.5厘米。此座屏为一对,均为立式长方形,全屏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屏心为绢地彩绣花鸟图画,形象生动而细腻,四周边框雕琢镂空斑纹,并镶以长方形五颜六色花卉瓷片;下部为木雕镂空立式架,均为对称回形图画。屏底部为脚踏式屏风底座,底座前后双面也镶有五颜六色瓷片。
制于清乾隆年间。漆、木、搪瓷质。高140厘米,宽85.5厘米。插屏为一对,均为立式长方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屏心巧制成多宝格款式,下部屏架外表浮雕蝙蝠、云朵、钱纹、喜字等图画。屏心一面由木雕制出多个空格,格内别离镶嵌搪瓷烧制的各式仿古瓶炉,纹饰传神而精密,外观新颖而共同,不愧为清宫制造的上佳摆设品。
制于清乾隆年间。碧玉、木质。高37.5厘米,宽27.3厘米,玉璧直径25厘米。此座屏由红木制成结构及底座,屏心中心镶嵌一块圆形碧玉榖纹璧。屏底座下部浮雕云头纹及回形纹。屏心玉璧外表刻以锦地,外部雕有异兽纹、云头纹、几许纹,其内为一圈绳纹,中心区域满雕榖纹,屏心中心为圆木,内有鎏金八卦纹之“乾”卦。全屏朴素大方,深重内敛,充溢尚古精力,应是皇帝在宫内御用的文玩用具。
制于清中晚期。碧玉木质。屏心直径14.5厘米,厚1厘米,通高19.5厘米。此屏心由一整块玉石雕制而成,玉质纯粹,色彩碧绿。选用平面减地浮雕而成,纹饰凸凹改变纷歧。正面为浮雕图画,反面为白描式阴线。正面雕水波荡漾,松柏夹岸,奇石矗立,凉亭一座,水上拱桥横跨,彼岸草屋隐现,远处一抹青山,碧树无尽,恰似一幅水墨丹青山水画卷。反面以阴线浅雕绶带鸟及牡丹花图画。插屏下面附紫檀木透雕灵芝花卉图画底座。
制于清中晚期。木、螺钿、丝质。全高80厘米,宽60厘米。插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彩绣屏心,下部为木雕底座。全屏结构及底座均由红木制成。屏心边框镶嵌五颜六色螺钿,满饰缠枝葫芦、花卉纹,上下边框中心各饰一只蝴蝶,边框内部以螺钿镶饰一圈乳钉纹。屏座下部镂空透雕花卉图画。屏心以缎地彩绣百鸟朝凤图,巨大的梧桐树下,凤凰傲慢站立,树枝上及天空中百鸟翔集,生灵调和,同享和平。此屏绣法精深,做工优秀,反映出苏制屏风的共同技艺。
制于清中晚期。木、玉质。高40.5厘米,单屏宽15.2厘米,全宽60.8厘米。此屏风由四扇长方形立屏组合而成,各屏之间以折页相连。全屏结构由红木雕成。四块屏心由碧玉制成,一面刻以描金四季花卉图画,别离为梅花、牡丹花、菊花、海棠花;另一面刻以描金山水、人物图画,人物形象美丽高雅。此件屏风应为书房案头摆设的装修物品。
制于清乾隆年间。漆质。通高67.8厘米,屏心高47.5厘米、宽59.6厘米,座高22厘米、宽70.5厘米。此座屏器身通体为剔红工艺制造。屏心与底座之间安有榫卯和螺丝,可拆卸和拼装。屏心一面剔雕山水人物图画。另一面剔雕“福”字、“寿”字各60个,合计120字,寓“万福、万寿”之意。屏心边框饰长条形开光,雕琢缠枝莲纹。底座分为三层渠道,每层均制有栏柱和透雕围廊,底座下部为须弥座式,镂空透雕花卉纹,底座外表浮雕莲叶纹、缠枝斑纹、回纹等纹饰。此件座屏为沈阳故宫藏漆器中仅有的一件国家级一级文物,制造精巧,弥足珍贵。
制于清乾隆年间。牙、骨、木等质。高84厘米,宽69厘米。此插屏边框和底座均为红木所制,屏心内边框浮雕回纹,外边框外表镶嵌八处绿色染牙螭龙图画。底座两头护板及下部牙板,均雕饰乳钉纹、回纹、云头纹等图画。屏心为木制深蓝色地,外表镶嵌染牙、染骨资料,制成山村渔樵图画,山清水秀、树木坡石、亭舍茅屋、木桥水牛、渔夫耕农、三五儿童,一派调和天然的现象,其间尤以绿色林树刻制最为精密。屏心外面镶以玻璃,使镶嵌图画得到维护。
制于清乾隆年间。搪瓷、木质。高133厘米,宽140.5厘米。此插屏屏心为掐丝搪瓷制成,其外为红木制边框,外表浮雕花卉图画。屏底座表饰浮雕花卉纹,底部牙板和护板规划成回纹结构,其间爬满缠枝花卉图画,非常新颖共同。屏心以搪瓷制出斜坡、秀石,一株桃树茁壮成长,枝间碧叶茂盛,硕果累累,一只仙鹤兀立树干,翩然起舞,祈祝长命。
星转斗移,年代变迁,清宫屏风特别是插屏、座屏等室内装修物像许多古代传统器物相同,早已淡出咱们的视野,大多成为博物馆中的保藏。清宫屏风所承载的物质和精力之美,凝聚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古典工艺的精华,每一件都再现了那个悠远王朝的精力取向和生活方式,能够让咱们仔细赏识和研讨。
选自《保藏》杂志2012年第4期文章《沈阳故宫保藏的各式清宫屏风赏析》作者 辽宁沈阳·李理 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