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 元亨利紫檀屏风将亮相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

2024-07-06 02:08:06 中式整装

  6月15日,由中国家具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在北京“中和艺术空间”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将于7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次品鉴会以“匠心·读韵”为主题,展示大国工匠传世经典之作。

  发布会上,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工匠三年磨砺而出的紫檀屏风“渔樵耕读”,将在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上再出彩。

  继元亨利上届的紫檀双面油画三屏风表现惊艳、引起轰动后,作为参加过前三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的中家协传统家具专委会主席团企业,元亨利为了在这次展会上出彩,3年前就开始设计和制作参展作品。杨波和记者说,参加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的企业,都是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代表了当地的顶配水平。这届品鉴会各大企业在两年前就开始准备设计和研发。元亨利也用了3年的时间,对紫檀进行深雕,设计工艺达到大师级的水准。紫檀屏风“渔樵耕读”,从原来在2.5厘米厚的料上雕刻,这次首次用8厘米厚的料进行深雕,工艺很严格,就是要做出传世的东西。使用日本原来的重器技法,不仅雕刻难度最大,还要解决干燥问题,能够说是顶级工匠的雕刻。相信在品鉴会的亮相,不会让大家失望。

  杨波认为,现在市场低迷,其实这对品牌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在竞争过快的时候,企业来不及考虑市场的定位和工艺。2016年年底,会有一半以上的红木企业关门,这正是企业苦练内功的好时机。品牌企业要有准备,利用市场低迷,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我们正真看到,去年品牌企业在工艺上都大的提高。原因是过去招人难,现在找活的多。在这种市场行情的激励下,企业要求员工出好作品。元亨利虽然不降工资,但却提高了要求:比如原来打磨精度要求2000号,现在已经要求到了5000号,但工资价格没变。对不压缩工资,员工表示能理解,更表示要用多干活、干好活回报企业。

  红木行业的“工匠精神”在家具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并且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目前品牌当中的大师为什么都是企业老板,而不是工匠?杨波解释说,一是出于对企业产品产权的保护。二是现在的很多作品,都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团队组装完成,这也充足表现出当今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

  面对低价竞争和消费的人不了解红木家具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逐利企业盲目的粗制滥造,以低价取胜,媒体有误导,造成消费者很难理解这个行业的工艺价值。其实,越好的材料工钱所占的比例越少,越普通的材料工钱所占的比例越高,是有很大的差别。工艺的价值在拍卖市场上是最能反映出来的。工艺不好,即便是材料好的,拍卖价格连一半的材料价都拍不出去。10年的同一场拍卖,一张一米多的小翘头薄拍出1000多万,而另一张2.5米的大独板翘头案只拍到了580万,当时大案制作成本要高于小案30—50倍,可见工艺的价值。

  资源有限,价格会变,原产地木料10年后就会没了。杨波介绍,前些日子的东南亚之行,代表团到了一个市场,虽然是3到4公里长的一条街,客户不超过10个人。产地禁止砍伐,各原产地都在闹材料荒,红酸枝已接近尾声,草花梨原料价格近一个月来也上涨了15%,红酸枝涨价不到10%。

  杨波介绍,随着红木家具消费者的日渐年轻化,明式风格白酸枝家具也日益被看好,目前资源也同样是日渐稀缺,大料慢慢的变少。由于年轻人低薄,买不起名贵材料的红木家具;而料好、工艺精的紫檀,一些藏家也买不起了。因此,元亨利开发的白酸枝家具很快被市场看好。白酸枝的纹理与黄花梨很像,但价格却只是黄花梨的1%。从文化上看,白酸枝有很好的历史传承,早在明晚期,即被用来制作传统家具,近年来在收藏市场也屡屡出现,常被人误认为是黄花梨,加以收藏。红木家具要注重使用功能,白酸枝目前的价格较低,不仅有使用功能,更有传承价值,与黄花梨一样,其升值前景有望超越其他种类的红酸枝家具。(消费日报许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