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多点发力谱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2024-07-14 20:06:48 木雕精品(纯手工)

  金秋时节,广安城区周边的龙安乡、浓溪镇、大龙镇等乡镇,一个个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快速推进,一片片富民产业在广袤大地生机勃发,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8月,广安区印发《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三年(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2023年工作方案》,提出以故里为中心向外扩展5公里的范围(涵盖协兴镇、大龙镇、浓溪镇、龙安乡、彭家乡部分村及小平大道、枣彭公路沿线等规划区域),加强环主城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努力建设“以城促产、以景融城、产城互动、景城融合”的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广安区推进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的第一年,将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一批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节点。近日,记者走进部分乡镇,见证各地快速推进建设和发展的火热场景,实地感受活力乡村的强劲脉动。

  沥青公路两旁,一片片柚树硕果满枝。新建成的龙安乡群策村居民小区,一幢幢白墙红顶的“小别墅”整齐排列、格外醒目。“没有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党的政策就是好啊!”村民李蜜成笑得合不拢嘴。

  李蜜成一家以前住的房子是30多年前建的老砖房,因为砌砖用的沙浆是小河沙,不少已老化脱落,房屋不再适合居住,两年前全家6口人不得不租住在别人闲置的房屋中。

  龙安乡今年启动群策村居民小区建设,李蜜成积极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挑选了一幢一楼一底160平方米的户型。“你看这房子好巴适,每间屋采光效果都很好,房前屋后建有广场和花池,还要在后面的柚林和山坡上建观光步道和观景廊亭……”李蜜成不无得意地说,“下一步,我准备好好装修一下,让全家人搬进漂亮的新居。”

  龙安乡党委副书记刘自立介绍,群策村居民小区共有住户11户,均为附近迁建农户,“居民小区功能配套完善,建有健身广场、停车场、小型污水处理站等。”

  记者看到,为方便群众出行和售卖柚子,在居民小区紧邻公路旁一角,还配套建起了漂亮的招呼站和售卖亭。“出门就可以候车,卖柚子有了专门场所,这设计真是细致周到!”李蜜成赞不绝口。

  离开群策村居民小区,记者来到正在实施老旧院落改造的革新村王家院子,映入眼帘的是另一番喜人景象。青石板入户路、透水混凝土院坝、仿古青砖围栏……走进75岁村民朱思国家,老人家拉着记者参观起了改厨改厕和贴上地板砖后的家,“里里外外都改造一新,住起来和城里家庭没得区别了。”

  革新村王家院子始建于100余年前,现有农户12户。今年7月以来,龙安乡按照“不搞大拆大建、尊重乡村风貌、突出本地特色”的理念,由政府投入建设资金36万元,引导村民自筹资金20万元,通过以工代赈、村民自建的方式实施老旧院落改造。“除改善院落基础设施和建设休闲广场外,更注重居住品质的全面提升,达到了房屋内部功能设施现代化、外观风貌规范化、村庄院落田园化的效果。”刘自立表示,目前王家院子改造已达总进度的70%,11月初可全面完工。

  10月18日,记者在浓溪镇浓溪社区、新民村和围子村看到,高标准农田调形、油菜栽植、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处处呈现出繁忙的劳动景象。

  在围子村已完成调形的田地里,成群的村民正忙着栽种油菜苗。浓溪镇党委委员曾志刚介绍,该镇采取“农业业主+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将在浓溪社区、新民村和围子村3公里长的公路沿线亩油菜产业,打造城郊优质粮油产业基地。“明年春天,这里将是油菜花的海洋,我们将策划举办油菜花节,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踏春赏花。”曾志刚表示。

  在围子村油菜基地旁,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总投入550万元,将建成烘干中心、农机中心、仓储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和专家大院等多幢建筑。”曾志刚和记者说,从今年7月下旬动工以来,施工方抢抓工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11月上旬可竣工投用。

  推进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浓溪镇决心下一盘“大棋”。该镇抢抓发展机遇,加大产业培育和企业招引力度,快速推进9个村9994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片发展优质粮油,配套做好精深加工,并着力开发笔架山、白云湖湿地公园和白云水乡,促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不仅如此,浓溪镇还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完善笔架山羊肚菌基地、围子村蔬菜基地、友谊村柑橘基地和燎原村血橙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10月17日,在大龙场镇与广恒路相连接的贯通道路施工现场,施工机械正在翻挖和转运土石方。同时,在场镇入口处的道路拓宽现场,挖掘机正在平整夯实道路路基。大龙镇党委书记赵瑾表示,该镇以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积极地推进特色场镇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场镇。

  大龙场镇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如今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等短板。今年,该镇争取项目资金2340万元,实施特色场镇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污水管网改造升级、河道整治、产业提升5个大项21个小项目。“将规划建设文体广场、停车场、公厕等,新修2条场镇贯通道路,实施场镇绿化、亮化,开展‘小三线’整治和立面改造,逐步提升整体形象。”赵瑾表示。

  据了解,大龙镇场镇还将规划打造多处微景观项目和墙绘,在场镇栽种以桃树为主的果树,打造独特的街道景观,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目前,大龙场镇已完成地下管网铺设、房屋立面装饰和店招施工,正在进行贯通道路和农贸市场土石方开挖施工。“建好后,居住条件更舒适,生意也会慢慢的好做。”场镇居民许庆林高兴地说道。

  在推进特色场镇建设的同时,大龙镇还积极地推进黄坝、光明、战斗、太山、干埝、白沙6个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示范片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理念,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依托渠江生态资源,发挥溪贤山舍和浔栖江南旅游核心景区优势,探索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共规划实施项目24个,投资额达2.6亿元。“我们将对5000余亩产业基地实施‘景区化’改造,打造‘花满渠江、盛世桃源’乡村旅游名片,推进溪贤山舍民宿和浔栖江南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强劲动力。”赵瑾表示。